4月29日,由义乌市工商联主管、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义商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幸福湖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浙商研究中心副主任、省国资委原主任冯波声,浙商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省工商联研究室主任朱迁进,学校副院长盛湘君,义乌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义商研究中心主任斯基根等领导出席会议,来自全市各层面的200余名老一辈企业家代表、新生代企业家代表及商会协会代表共同见证。
浙商研究中心副主任冯波声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义乌商人的“义利精神”,并指出研究中心将成为传承义商文化、推动产业升级的“智囊团”。义商研究中心主任斯基根在讲话中强调,义乌作为民营经济“热带雨林”,拥有超119万市场主体,义商研究中心将以“溯源、铸魂、传薪、扩容”为坐标,聚焦解读“义乌现象”、选树转型典型、破解代际传承难题、构建义商集群生态四大方向,着力构建研究、交流、服务三大平台,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推动“义乌人经济”与“义乌经济”高质量互动。
作为主办单位之一,学校在研究中心筹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盛湘君在致辞中表示,义商研究中心是学校深度融入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民营企业的重要载体。她强调,学校将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和专业优势,通过搭建战略研究、学术交流、成果转化的高端智库平台,助力破解民营企业发展难题,推动义乌民营经济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随后,大会举行了顾问及研究员聘任仪式,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邬爱其、义乌市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楼仲平等多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受聘,为研究中心注入智力动能。
会上还同步发布了2025年度义商研究中心重点研究课题,涵盖“鸡毛换糖精神的现代商业价值”“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供应链韧性提升”等8项课题,聚焦民营企业发展的痛点与机遇。这些课题将依托学院的研究力量,联合学界与业界资源,为义乌民营经济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
作为全国首个超百万市场主体的民营经济强市,义乌的创新发展离不开校地协同。学校始终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核心使命,此次联合成立义商研究中心,是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经济的又一重要举措。未来,学校将持续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助力义乌从“中国制造”向“全球品牌”跃升,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高校力量。
(审核 吴媛 编辑 王丹萍)